陈炉窑

陈炉窑

陈炉窑是唐宋耀州窑制瓷的继承地,是一处著名的古陶瓷窑场。它坐落在陕西省铜川市东南约十五公里处,距黄堡镇耀州窑旧址之东约二十公里炉山古镇。南与富平接壤,西邻铜川市王益区、印台区。窑场创建于金末元初,明、清鼎盛,民国至今仍在烧造,是金元以后陕西最大的窑场,也是西北地区最为著名的陶业生产基地。2006年被国家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如今的陈炉景区是由其中的上店、立地、陈炉三镇组成,陶瓷艺术传统起于五代,历宋、金、元、明、清,炉火一直燃烧至今,是世界上同一地陶瓷烧造历史最为悠久的地方。整个窑场,在方圆不足100公里的范围内,曾出现过三座陶瓷古镇,这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中国陶瓷史和地方建制史上都是罕见的--陈炉古镇的魅力更多的是在这里。


立地坡窑

"立地坡位于铜川市东南、黄堡镇的正东,距黄堡15公里。这里山峁沟壑相间,系石马山麓。宋时建镇,“陶业亦盛”。

今立地坡村中还收藏有元代一大盆,距当地人讲,盆内可同时坐四人玩牌。如此大器,绝非一般工艺可以烧制,就连景德镇明洪武年间最早烧成的大龙缸,亦不能与之相比,足见其工艺之高超。"


上店镇窑

上店村位于立地坡村的东面,相距约7公里,与立地坡仅一山之隔。村庄坐落在一个南北长的山梁上。古瓷窑遗址主要分布在村西的罗陵岥、场场坡、干沟等台地上。民国县志记载“制瓷颇粗”。50年代末,经考古发掘断定,该遗址的文化内涵、烧造时间,同立地坡窑址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立地坡以烧青瓷为主,黑瓷次之;而上店则以烧黑瓷为主,青瓷次之,青瓷的纹饰仅有莲花和飞凤两种。


陈炉镇窑

陈炉镇地处陕西省铜川市市区东南20公里处,辖两个社区,18个行政村、68个村民小组,全镇总面积99.7平方公里,人口1.98万人。陈炉镇制瓷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宋元以后著名的古耀州窑延续生产的唯一窑场。陈炉,因“陶炉陈列”而得名,并逐渐发展成为陕西乃至西北最大最重要的制瓷窑场和瓷业 生产基地。千百年来,陈炉镇瓷业兴盛,炉火不熄,这在中国陶瓷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堪称“东方古陶生产的活化石”,有“东方陶瓷古镇”之誉,是陕西省命名的文化艺术之乡中唯一的陶瓷之乡。


陈炉八景

炉山不夜第一景

古代陈炉陶瓷烧造开始以后,往往需要数日日夜不停地添煤加薪,方能烧冶成功,而此家开窑,那家方才装窑,此起彼伏,自明代至民国陶业兴旺时期,整个炉山,炉火昼夜不熄,白日火焰升腾,炉火熊熊,视野不远,一到夜晚,就形成了灿若星河的陶冶夜景。历代《同官县志》皆有记载。明万历年四十六年编纂的《同官县志·八景》有描述如下:    
“去县三十里,即陈炉镇也。其山自麓至巅皆有陶场,土人烧火炼器,弥夜皆明,每值春夜远眺之,荧荧然一鳌山也……”  
 清乾隆二十八年《同官县志地理形势》记述是:  
“炉山不夜,即陈炉镇也。其山自麓至巅,皆为陶场。土人燃火炼器,弥夜皆明,每莫夜远眺,荧荧然一鳌山灯也。”    
 民国三十三年《同官县志·工商志》的亦有记载:  
“陈炉镇,在县南三十里。住民八百户,星布于半山间,为邑巨镇。镇民皆生陶,而以农为副业。陶场南北三里,东西绵延五里,炉火杂陈,彻夜明朗,有‘炉山不夜’之称,为‘同官八景’之一”。    “
炉山不夜”的奇观一直延续了600多年,这在中国陶瓷史和中国工商业历史上,也是个奇迹。


泥池水镜陶容生

这既是一道风景,又是记叙了唐宋以来陶瓷制作的一道重要的工序。陈炉陶瓷生产为一家一户式的作坊生产,陶瓷制作前需要采选泥料,把选好的高岭土,陈炉人叫作“坩子土”,风化拣渣,然后运到耙场,放人耙池,按比例加水,以畜力或者人工木耙杆搅拌。搅拌均匀成糊状后再注入清水,放人蓄泥池沉淀。一个个蓄泥池有圆有方,数量又多,在阳光下熠熠闪光,宛若古代有圆有方的青铜镜,映照出手工业古镇陈炉古雅的风姿、陶瓷制作的工序和窑工的风采,犹如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陶瓷制作的一幅幅生动的插图。  
泥池水境今仍可鉴赏,站在通往永受堡观景台的路边,可以看到沙沟泉的上边,有两排方方正正的泥池,那是20世纪50年代陶瓷手工作坊合作化后集中修建的,可以一窥当年“泥池水镜”胜景。

石罅玉柱丰年兆

这是陈炉在冬天独有的一道风景。石罅玉柱的壮观在沙沟梁上。这里的石罅有泉水日夜不停地流出,名为沙沟泉,为陈炉人的生产生活提供着不竭的水源。一到冬天,地下的泉水带着水温仍日夜不息地往外流,而冬天陈炉的气温一般都在零度以下,最低的夜晚,达到零下十数度,泉水流出了就结了冰,渐渐凝结成一个巨大的冰柱,最大时整个崖坡都结成了冰,数人合抱也不能抱住。陈炉人说,这是丰年的好兆头,来年不仅农田丰收,陶业也会更兴旺。这也是陈炉年年岁岁心中的期望。  
如今在寒冬腊月,在陈炉沙沟梁仍能看到这道冰雪沁人的奇观。

层洞错杂宛花城

陈炉其实就是一座用窑洞箍起来的古城堡,只是缺少一座城堡大门而已。到陈炉会看见奇特的窑洞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地排山而上,层层叠叠,相互参差,中间绿树掩映,露出用匣钵笼帮、陶盆瓷缸垒出来的“罐罐墙”,色彩斑驳,景象壮观,而家家门前、窑顶和罐罐墙之上,植有花树草木,有的利用墙角隙地,有的用陶盆瓷器或匣钵栽种花草,一到春夏季节,各色鲜花盛开,宛如一座花城。当然,一到寒冬,丹霞般的层洞错杂,格外清晰,也是一道迷人的风景。特别是近年来,陈炉景区管委会将陈炉古镇的这一特色进行强力打造,植树8000多株,同时利用边角隙地围圃栽花,创建园林化“花城”景区,取得显著效果,走进陈炉古镇,会让你品味到“宛花城”的真正内涵。


四堡撑天遥相望

陈炉古镇四周筑有四座古堡,至今仍可看到。其中永受堡最早,建于丘壑之上,始建于明代中期,陈炉后起的各堡,皆归设在这里的永受里管辖;崔家堡建在西边,三面临壑,十分险要,始创于明崇祯九年;南堡傲立山巅,与立地镇宝瓶堡遥相呼应;北堡在炉山北巅,傲视全镇。南堡北堡创建时间不详,据考据也在明代。在清嘉庆年间前就已经是四堡分据四方。清嘉庆二十一年《重修西社窑神庙碑记》有“东有南堡,突兀秀丽;北有北堡,绵立婉蜒;西有崔家堡,力水口金鱼;南有永受堡,华葎嶙峋。四堡罗列,冈峦耸峙,若为朝拱”——既是镇民居住之所,又是防御守卫的堡垒,四堡互为犄角,可以独立守护,又可以相互支援。


周陶宗古迤长兴

陈炉八景中唯有这一句是虚写,说的其实是陶瓷在后周时代开始烧造的历史。古镇陶瓷烧造历史悠久,早在后周,乃至以后一代一代,一直是尊崇古法,流传于今。但这一直是一个谜,虽然在窑神庙梁间板记有记载,更在陈炉窑工的口传中一辈辈流传下来,之所以成为陈炉八景之一,是还要在陈炉窑工中一辈辈口传下去。口碑是现代电子信息科技出现前,保留陈炉陶瓷烧造之谜的最好办法。


古刹密集琼云护

陈炉曾经古刹林立,以致山上香火缭绕,犹如有琼云卫护一样,形容古刹之盛。陈炉的古刹,据不完全统计,有数十座,散布全镇,至今有香火,有遗址的仍有20多座,儒、释、道三教齐全,神、仙、鬼三界灵应,著名的有窑神庙、兴山寺、白马祠、崇仁祠、宝山寺、清凉寺、大雄寺、佛爷庙、老爷庙、药王庙、龙王庙、玄帝庙、四圣庙、山神庙、土地庙、娘娘庙、圣母庙、三官庙、东圣阁、文昌阁、雷云观、五神庙、七神庙......,有的寺庙,供奉的是同一个神灵,庙宇却有几座,散布于陈炉各地,比如窑神庙、山神庙、佛爷庙等;有的庙宇,同时供奉不同的神灵,如四圣庙、五圣庙、七圣庙等等。这些密集的古刹,有影响的被记入明、清、民国三部地方志《同官县志》的就有十多座。就是“陈炉八景”,仅“古刹密集琼云护”一景,就包含着超过八景的很多的景致。陶瓷的兴盛,煤炭的开采,古庙的林立,庙会的兴隆,使得陈炉这个古镇,驮瓷器的、拉炭的、赶会的、上香的、走亲戚的......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明清以来一直是渭北的名镇大邑,关中人皆以能上一回陈炉为幸事和骄傲。


烟霞彩屏话丹青

烟霞彩屏形容的是陶瓷烧造的壮观形象,赞颂缭绕的云烟如霞彩,把陈炉古镇映照得像一幅画在屏风之上。而“话丹青”又引申出对陈炉窑工的赞美,也是陈炉窑画工交流瓷艺的写照。陈炉窑工在瓷器上题字作画,挥洒泼墨,有古拙,有稚嫩,有老到,有潇洒;有山水,有花鸟,有写意,有写实,有传统笔法,还有现代创意。一种抽象写意相结合的画法,画出了渔樵耕读、人物山水……被称作东方民间毕加索的作品。



窑神庙

窑神与窑神庙

窑神在庙中的具体形象大致有土神、山神、舜、老子、雷公、牛王、马王等。各地窑神庙中供奉的神也不尽相同。土神和山神主管陶瓷原料,舜是传说中五帝之一,《墨子·尚贤下》有“昔者舜耕与历山,陶于河濒”之说,他应是陶主了。老子是道家的鼻祖,道家的炼丹术主要在于用火,烧造陶瓷也离不开火。雷公是中国神话中的司雷之神,《楚辞·离骚》补注中说:“轩辕主雷雨之神,一曰雷师,丰隆也”,民间亦有雷公造碗的传说。牛、马二王则是运输和动力工具之神。陶瓷生产的好坏,在窑工们看来,都和这些神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窑神就成为他们信仰和崇拜的神圣偶像。

耀州窑是我国最早兴建窑神庙的窑场,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敕封的“德应侯窑神庙”。“熙宁中,尚书郎阎公作手华原郡。粤明年,时和政通,奏土、山神封德应侯。贤侯上章,天子下诏,黄书布渥,明神受封。”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黄堡镇耀州窑的产品被宫廷选作御用瓷。由于窑场烧造陶瓷依赖的原料瓷土取之于黄堡的山中,于是耀州太守阎充国向宋神宗上奏,要求封黄堡的土山神为侯爵。宋神宗接到奏章后,下诏封黄堡的土山神为“德应侯”。耀州和黄堡当地的官吏、文人骚客、外阜的商人以及窑场主门为了纪念此事,在窑神庙里勒石敬立了“德应侯碑”。 “镇故有陶场,居人建紫极宫祀其土神”,紫极宫即窑神庙。

铜川陈炉镇清代窑神庙遗留的“雍正四年(1726年)重修窑神庙碑”记载:“而庙之由来,阅梁间板记则创自周至五年,嗣正观二年、绍兴四年社人重修之”。历代纪年中并无“周至”年号,何意?不得其译。“正观”和“绍兴”均有据可查,正观系唐太宗贞观年号之别称,正观二年当为公元628年;绍兴为南宋高宗赵构之年号,绍兴四年当为公元1134年。本世纪初对陈炉窑址的全面考古调查显示,陈炉三大窑场的创烧时间均未超过宋代。陈炉清代雍正四年重修窑神庙碑记载的“周至”、“正观”年重修窑神庙的时间,应该有误。但是,从黄堡窑场建窑神庙的传统延续到陈炉窑,正和黄堡窑向陈炉窑传播烧造陶瓷的时间相吻合。

黄堡窑建立窑神庙后,河南、山西等地的陶工纷纷“远迈耀地”、“观其位貌”、“绘其神仪”,相继在各窑场立祠塑像,称颂窑神,对其顶礼拜膜。这种习俗还东传到日本,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陈炉镇的陶瓷烧造业。

庙会

“岁有社祭”。每年正月二十日(传说为窑神生日)、八月十五有两次社祭活动。陈炉东三社和西八社居民敲锣打鼓,抬着猪、羊供品分批祭祀。祭窑神又称闹窑神、娱窑神,从最初的单纯祭祀、发展到后来兼有陶瓷技艺交流、大戏社火表演、陶瓷商品交易的盛大庙会。

《同官县志》称:“分社赛神,春祈秋报,各醵钱谷、具牲礼,不惜重费,沿习成风由来久矣”。社祭快要来临之际,各社瓷坊都纷纷忙碌,制作烧造出自家拿手的上乘佳作;杀猪宰羊蒸炸供果、酿造米酒,排练社火大戏、制作祭幛、捆扎龙狮道具等则要提前数日准备。

正月二十这一天,窑神庙挂满了各社敬捐的祭幛,里三层、外三层。大殿前的祭案上摆满了各种供品,香炉中满插点燃的祭香、青烟缭绕。各社窑工成群结队的来到庙里,摩肩接踵、人头攒动。祭祀开始了,饱经世故、精于陶术、耄耋长者在众陶工的簇拥下,先将象征红火吉祥的大红綾系在窑神身上,以颂其千秋功德,当地称此为“搭红”。随后,各社窑工分别焚香祷告、向窑神三鞠躬,以祈求窑神赐福。耍社火、舞狮子、摇举长龙、鞭炮齐鸣、锣鼓家伙奏响,喧闹的“酬窑神”场面把庙会气氛推向高潮。窑神庙对面的戏楼,还要昼夜连唱三天秦腔大戏,以“娱窑神”。

庙会上的贸易交流也热闹非凡。各种小吃、山货、土产、农产品都借机上会;交易的大宗商品要数陶瓷了,各家瓷坊带来上好的各类瓷货,供乡民和商家选购。

“吃社”,即摆宴吃喝。闹窑神时,如果哪家窑业获利最大,按照窑场规矩就要置办酒席以飨众家。前来吃席的邻里要向主人道喜祝贺,主人则要回敬大家、托窑神爷的福气愿诸位来年亦请众家吃社。

中秋节的祭窑神虽不及正月热闹,但仍要大闹三天。

陈炉的敬窑神又和别的窑场不同,窑神爷被铁链子牢牢地栓在庙中。据陶工们祖辈传说,窑神爷是从黄堡窑神庙请过来的,动辄他便要下山跑回黄堡。窑工们惟恐窑神从陈炉跑掉影响了瓷业,于是便用铁链将他拴住保佑窑场兴旺。窑工们对窑神十分敬畏,平时供奉其吃喝、叩头膜拜,每年还要给窑神过会让其过的快活些。

这一具有陈炉特色的窑神庙祭祀礼仪,已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陈炉之谜

  • 孔雀蓝釉琉璃瓦之谜

    明代陈炉生产的孔雀蓝釉琉璃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为世人了解,甚至是专家知之者也甚少,而陈炉的琉璃建材,除了明秦王府,又在哪些地方应用也是一个谜。

    20世纪90年代,西安小雁塔进行全面整修。小雁塔,又称荐福寺塔,建于唐代景龙年间(707-709),位于古城西安市南门外的荐福寺内,是唐朝都成长安保留至今的重要建筑之一,塔形秀丽,是一座典型的密檐式砖塔,被认为是唐代精美的佛教建筑艺术遗产,西安市的著名古迹。在研究整修方案时,专家提出了要恢复旧貌。但是小雁塔使用的明代的孔雀蓝琉璃瓦,难住了建筑专家和学者,不知这批孔雀蓝琉璃瓦出于何处。他们四处打听,想联系产地,再利用当时的原料和传统的工艺复制,无果;又联系古都咸阳生产唐三彩的厂家进行了试烧,没有成功,只得抱抱憾。

    2010年,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著名的古陶瓷专家耿宝昌率领有关专家来铜川考察五代时期的耀州窑天青釉瓷即柴窑的时候,来自西安博物院的一个专家讲述了这个故事。

    孔雀蓝釉琉璃瓦的产地,在西安曾经是一个谜。因为那种瓦,发现的只有明代的秦王府、大清真寺、大雁塔、小雁塔等著名的皇家建筑、赫赫名胜才能使用。

    不仅仅是孔雀蓝琉璃瓦,陕西省博物馆还保存着一件大型的琉璃龙头鸱尾,高近两米,两面是威武庄严的龙头,身披龙鳞,豹眼圆睁,呲着大嘴,尾部是一小龙,有着明显的大明龙特征。鸱尾通体施孔雀蓝釉,晶莹剔透,显示出古代工匠高超的雕塑技艺和娴熟的烧制工艺。这件龙头鸱尾是明秦王府的遗物,出自陈炉的明秦王府琉璃厂,是明代陈炉陶瓷生产的典型代表和最高成就。

    孔雀蓝琉璃瓦的烧造,是明代耀州窑陈炉窑场对陶瓷生产的一大贡献。考古证实,明代立地坡、陈炉两个古镇都生产琉璃。立地坡的琉璃烧造,因为有明侍郎苏民作《重修立地坡琉璃厂敕赐崇仁寺下院宝山禅林碑记》传世,史实很是清楚。立地坡的明秦王府琉璃厂,作为明秦王府“专造琉璃厂地”。是从洪武年开始的,所谓“邑(同官县)东南隅名立地坡者,乃圣祖开天之后,分封诸藩,特赐秦国,以为专造琉璃厂地也”。《明史·诸王—》载朱元璋在洪武三年封第二子朱樉为秦王,设在西安的秦王府即开府,动工兴建王邸’至洪武十一年朱棱就藩到西安,王府还没有竣工。五月,朱元璋赐玺书给朱樉,嘱“关内之民,自元氏失政,不胜其弊。今吾定天下,又有转输之劳,民未休息,而之国,若宫室已完,其不急之务悉已之”。  

    可知从洪武三年至洪武十一年,是立地坡明秦王府琉璃厂的第一个生产高峰时期。之后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嘉靖各个朝代,“皆尝经理督造”,以嘉靖朝为盛。时明秦王府规模,据明嘉靖二十一年《陕西通志》记载,秦王朝萧墙周九里三分,砖城周五里,有灵星、端礼、承运、体仁、遵义、广智等六个大门,另有六个过门;有承运殿等三殿、承庆官等两宫,还有两坛、三庙和书堂等,气势恢宏,所用建筑材料数量自不在少,“琉璃之费无穷”。20世纪80年代,在西安少年官工地发现了大量的明秦王府遗物,其中琉璃瓦堆积很厚,就是整修秦王府殿宇后遗留和废弃的残瓦,这些残瓦都是陈炉烧造的。

    一个琉璃厂,伴随着明王朝,从洪武三年经正统、景泰、天顺、成化,一直至嘉靖年间,“皆尝经理督造”,沿用了195年。嘉靖以后,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也有77年,秦王府是否修缮,没有记载,有待新的史料发现。李自成进入关中,建国大顺,定都西安以后,也曾经大兴土木,将秦王府作为大顺皇宫,对秦王府进行了修缮,扩建了弥祖庙和六政府衙门,将陕西巡抚署扩建为吏政府,布政使改为户政府,学道为礼政府,都司为兵政府,按察司为刑政府,西安分守道为工政府。李自成的第一大将田见秀任其事,时间从崇祯十六年的十月上旬至翌年即大顺永昌元年的八月。八月二十一李自成生日,亲往新建的弥祖庙祭祀。大顺政权是否沿用陈炉的明秦王府琉璃厂烧制琉璃,因为李自成建国历史短,大顺国没有片言只语的文字资料传世,也是个谜。答案应该是明显的。

    除了立地镇,陈炉镇是否生产过琉璃,一直是个谜。2005年,陈炉考古队在陈炉古镇的北头村桐树圪崂东侧发现了明代烧造琉璃瓦和琉璃构建的窑炉、作坊,在这里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筒瓦、板瓦、龙纹瓦当、龙凤纹滴水等,特别是也出土了孔雀蓝龙纹琉璃瓦当,证实在明代,陈炉也是琉璃的烧造地,在这里又新建了琉璃保护大厅来保护遗址。那么陈炉古镇大量生产琉璃建材作何用处?制造的龙纹琉璃,供向何处?除了明秦王府,还供给哪一个藩王?在陈炉历史研究者提出陈炉、立地生产的琉璃建筑材料,有可能不只供秦王府一处。明万历《同官县志》记载同官也不仅仅是秦王一府藩王税赋的缴纳者,该志卷之三《田赋》内记载:

    “夏税:韩府禄粮八百一石五斗八合四勺;

    秋税:秦府禄粮七百二十八石七斗四升六合三勺。

    此韩府指明韩王府,秦府自然是明秦王府了。这两个数字,告诉后人,同官县当时每年都要给韩王府、秦王府纳粮,内中给韩府禄粮数字要高于秦府禄粮,可知韩王府当时在同官县也是可以征粮征赋收税,有着密切的联系的,修建王府,需要建琉璃厂,也完全是可能的。

    韩王府是明代韩王的府邸。韩王《明史·诸王传三》作韩宪王,名松,是朱元璋的二十子,未之国而亡,其子冲稢袭王位,于永乐二十二年就藩于平凉。平凉距陈炉和西安距陈炉路途相近,又同为藩王税贡地。韩王府开府建设也是要用琉璃的。明初《王国典礼》载:  “洪武四年定,亲王宫殿庑及城门楼,皆覆以青色琉璃瓦”。韩王府既距同官县不远,而在平凉府至同官县境,能烧造瓷器特别是孔雀蓝(青色)琉璃的地方并不多,也只有同官县的陈炉镇。陈炉镇琉璃建筑材料供韩王府的兴建和修缮是很显然的。

    药王山明代碑刻中有《重修静明宫殿门记》,也记载了韩王府在耀州的活动。明代嘉靖二十九年,韩王府国主妃韩氏、刘氏“来山祈嗣”,“果得弄璋之喜”,遂施白金重修静明宫殿宇、门庭。韩王府无嗣,来药王山求嗣,而不去甘肃境内麦积山、崆峒山等处,耀州也是韩王府俸粮供奉地当是一个重要原因。药王山还是秦晋明代藩王年年二月二庙会进香的地方。据顺治十一年(1654)《施饭碑记》栽:“二月二日,香火期也。明时秦人男女无远近少长,人马丁嚷之声尽夜,经月余不绝,即秦晋藩王、士大夫,靡不登临而拜。”明代在秦晋的藩王除了秦王、韩王,还有郑王(初封凤翔,后徙怀庆),瑞王(封地汉中)、庆王(建文三年迁至宁夏)、晋王(封地太原)、潞王(封地潞州),但秦晋藩王祭祀药王山的详情缺少记载,今人已不得而知。

    总之,陈炉的孔雀蓝琉璃是陈炉的一个特殊制品,供明代藩王府专用。但是其中的一些谜底还没有揭开,期待新的考古发现和史料的考证来揭秘。


    方泉之谜

    陈炉是全国唯一境内没有河流,依靠泉水制瓷的窑场,泉水对陈炉人来说就是生命之源。

    陈炉有很多泉,有南泉、荆坡泉、骨沟泉、东井泉、新兴村泉、蛇腰坡泉......最为有名的当然是沙沟梁上的两眼泉水,一年四季泉水旺盛。让人奇怪的是,沙沟梁上的泉都是砌成方型的,一眼是沙沟泉,一眼泉的名字就是方泉。两眼泉都在古镇上街社区水泉头村南,为陈炉镇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沙沟泉由石块砌成,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2米,南北宽1.15米。方泉由砂石块砌筑,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87米,南北宽1.6米。两眼泉如今是陈炉古镇一处吸引人的景点。

    为什么陈炉的井会是方形?

    陈炉古属同官县。同官北关有方泉,开凿于唐代,有碑,碑上文字大似唐代的大书法家柳公权,有“柳骨”风韵,碑文诠释因为“一方利济”,故而得名方泉;黄堡镇有方井,那是采煤用的,在新村沟。《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说,方井开凿子元代,那时朝廷忌讳在大地山川开凿圆井,说那样会“破元”,所以只能开凿成方型。陈炉有方井,是蓄水用的,主要用于陶业。传说舜“陶于河滨”,后来舜就成为窑神之一。陶瓷生产离不开水,很显然陈炉的方泉井,应当开掘于元代。无论水井还是煤井,“忌讳破元”,这是历史留下的时代痕迹。考古还证实只有元代开凿的井是方井。陈炉古镇素有烧制瓷井圈井盖的传统,近年发现就有刻有“弘治十五年西安府造”铭文的圆形瓷井圈两个,这是为西安府衙定做的。明代陈炉镇属西安府直辖,弘治年间距今已经有近500年的历史。说明明代的井型是圆形的,只有元代,才会有方型的井。国内方井不多,《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的作者记述说,为采写调查中国的古代煤炭井,曾经走遍中国的古代矿区,像这样的方井在别的地方没有发现,而在东方陶瓷古镇黄堡镇和陈炉却见到了几个,且陈炉的古煤窑也有开凿成方型的,在湾里就有一口,后来因为安全的因素井被垫平了——那口煤井,应该和黄堡新村沟的方型煤井一样,是元代的。

    方泉是陈炉古镇陶瓷兴旺的命脉,是陈炉古镇人的骄傲。

    沙沟泉泉水曾经很旺,不用辘轳,用水桶就可以将水打出来。泉之上是沙沟梁的石壑,石壑有一个巨大的石罅,泉水就从石罅中涌出来,一到雨季溢冒不止,湍流喷泻;一到寒冬,溢泉成冰,断崖之上,铺出冰幕冰帘,形态百端,冰清玉洁,整个断崖,仿佛一个巨大的冰柱,拔地而起。民间相传,这个冰柱愈大,来年不光地里庄稼旺收成好,陶业也更兴旺发达,所以“石罅玉柱兆丰年”,是陈炉的八景之一,“石罅玉柱”如今仍是陈炉冬天的一处胜景。

    陈炉八景有两景与泉水有关,除了“石罅玉柱兆丰年”,还有一景就是“泥池水镜陶容生”。泥池是陶户耙泥洗泥的地方。瓷是泥做的,这种泥土名瓷土,学名高岭土,是在一个叫高岭的地方最初发现而命名,其实这种瓷土全国各地都有,在东方陶瓷古镇尤其丰富,不难采集,重要的是要将这种瓷土净化,洗去杂质,以提高陶瓷的质量。陈炉洗泥,靠的就是这方井的泉水。“泥池镜照”说的是窑场内家家的耙泥池蓄满了水,泥浆沉淀,清水滢滢,像一块块镜子,在阳光下散发着晕光,窑户人家女儿,就用那“镜子”照自己,那水是她或者是她和家人从那沙沟泉一担一担挑过来的。陈炉的瓷器制作,过去都是一家一户的手工作坊,瓷户人家,家家都有泥池。星如棋布的泥池在阳光映照下仿佛一面面镜子,熠熠生辉。

    陈炉人制陶用泉水,生活用泉水,泉是陈炉人心中的一个圣地。对于方泉,陈炉人生活离不开它,对它充满着感恩之情,《易》经中说,“井养而不穷也”,陈炉人深知这个哲理。酷爱方泉的陈炉人从不在沙沟泉边洗衣濯足,他们洗衣是在家里,把水担回家的。据说,关于沙沟泉和方泉,是有一些禁忌的,比如说,陈炉人忌在泉水旁边洗澡、洗脚,忌在泉旁喂牲口,忌向方泉里扔杂物脏物等,一切都是为了爱护方泉。

    不仅仅是方泉,陈炉三镇,每一个镇都有泉,每一个泉都有掌故故事。立地镇的三眼泉最有观赏价值,它在村子中央,周围都是古窑场遗址,井水很旺。这是一口真正的用于陶瓷烧冶而开凿的水井,井盖是一块圆形的大青石石板,上边凿有三个圆圆的井眼,可以同时让三个水桶汲水。若是你站在这里向井底望去,可以同时看到三个人的倒影在水中晃动。三眼井旁原有水石槽,那是用来给泥池注水用的。窑工在这里打了水,把水倾入水槽,水就通过水槽流向各家的窑户。三眼井开凿于宋金时期,是立地坡镇陶瓷生产的实物遗存,和立地镇瓷业兴盛在一个时期。那时立地镇刚刚开始务瓷,水是制瓷必需的条件,泉的发现开凿利用和瓷的始烧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这三眼泉,和陈炉的方泉一样,如今仍在供人饮用。

    东方陶瓷古镇人爱泉,因为他们知道泉水对于陶瓷的重要,对于古镇人重要。

    方泉是时代留给陈炉的一处自然遗产,它和金元的窑炉遗址、清凉寺遗址的窖藏、永受堡的元人石像等文化遗产一起见证了元代陈炉陶瓷业的兴旺。陈炉瓷器的兴旺并不像有的陶瓷专家所说的那样兴起于明代,元代才是它的第一个兴旺时期,元代的瓷器窖藏和这方泉,都是最好的证明。


    窑神庙祀神之谜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陈炉窑工在陶瓷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不可知的变化,比如天气对瓷器烧造的影响,一窑瓷器经过窑变有时成品率高,有时废品多甚至没有烧成;一家老小常常会头疼脑热,吃五谷、生百病,乃至生老病死,在天灾与人祸屡屡发生、不可能消除的情况下,祈求神灵的保护,是窑场人共同的寄托,窑神就应运而生。

    窑神是窑场“一方之人,赖为衣食之源”的神灵,故凡窑场大都有窑神。铜川市的黄堡镇、陈炉镇是这样;著名的窑场景德镇也是这样。在陈炉,不仅瓷窑有窑神,煤窑也有窑神。所以在历代窑神庙祭祀的窑神并非同一人,陈炉的窑神究竟是谁,朝代的不同、地区的不同,也给现代人留下了谜团。

    明代《耀州志》《同官县志》皆记载陈炉镇的窑神是从黄堡镇而来。黄堡镇耀州窑的窑神庙在宋代就名声遐迩、誉满中原,这是因为宋代皇帝神宗赵顼在熙宁年间敕封了土山神为德应侯,并为之修建了德应侯庙的缘故。现存有北宋《德应侯碑记》,是中国最早最著名的窑神庙碑。内中不仅记载了宋代耀州瓷的制作过程和耀州瓷的“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往往清水盈匀,昆虫动活,皆莫究其所来,必曰神之化也”的窑变奇迹,还记载了窑神德应侯的真实身份为“土山神”——土神和山神。更重要的是《德应侯碑记》还记载了一个让陶人祭祀的和土山神一样尊为窑神的一名窑工——在晋代“与时人传火窑甄陶之术”的柏林。

    《德应侯碑记》这样记载:

    “柏翁者,晋永和中有寿入耳,名林,而其字不传也。游览至此,酷爱风土变态之异,乃与时人传火窑甄陶之术。由是匠士得法,愈精于前矣。民到于今为立祠堂,在侯之庙中,永报休功,不亦宜乎?”

    黄堡的窑神庙和土神,在宋神宗赵顼当皇帝前就有了。明嘉靖三十七年《耀州志》记载庙名紫极宫,  “祀其土神”。紫极宫顾名思义,应是道教的宫观,主炼丹的,和陶瓷烧制有一定的关系,据考是道教老子的宫观。唐玄宗在唐天宝二年(743)曾下旨令天下诸郡改祭祀“玄元皇帝”老子的官观为“紫极宫”。因而紫极宫在唐代就有了,祀“老子”,这也是后来陈炉窑神庙祭祀“老子“的由来。”德应侯”庙内的“土神”即柏林。后来耀州太守阎(充国)在熙宁年间上书宋神宗赵顼,奏请封土山神为“德应侯”,赵顼下诏恩准,土山神才因此“庙食终古”,紫极宫就成了“德应侯庙”。“民到于今为立祠堂”,祠堂是古人祭祀祖宗或者先贤的地方,在北宋元丰七年德应侯碑立石时,祠堂被移到了“(德应)侯之庙中”。可以这样认为,黄堡最初祭祀的窑神即“土神”,是以真实的先贤为祭祀对象的,那个先贤就是在北方传授陶瓷艺术的大师柏林,因为年代的久远,其真实姓名往往难以记取,而“土神”

    “窑神”就易记难忘了,柏林其实就是那个称作“土神”的人,就是后来的窑神。于是“一方之人,赖侯为衣食之源,日夕只(祉)畏,曾无少懈”。同样的原因,同时代的山西榆次、介休,河南的汤阴、修武等地窑场,纷纷前来黄堡,“观其位貌,绘其神仪”,在自己的也窑场建起了祭祀柏林(柏灵)的庙宇,以神佑一方陶瓷业。

    陈炉的窑神庙,后来也祭祀德应侯,传统来自于黄堡,明嘉靖三十七年的《耀州志》记得明明白白:

    “其地(黄堡)不陶,陶于陈炉,陈炉复庙祀德应侯如黄堡”。

     该志所说陈炉“复庙祀德应侯”之庙在陈炉何处,没有记载。当时陈炉地区是怎样祭祀窑神的也不得而知,但是黄堡窑工尊奉的窑神柏林,作为黄堡镇耀州窑的当地神址,同时为从黄堡镇迁移而来的陈炉陶瓷工匠们所祭祀是无疑的。立地镇后修的窑神庙碑记说,“黄堡碑云,柏林及土山二神,熙宁中敕窑神是也,是不可无祀,乃仍旧制,继增其像,夫制器前,民命封作陶正祀之”,于是“继增其像,祀神两尊”,这也是对“陈炉复庙祀德应侯如黄堡”的一种注释。但是这个庙是在明嘉靖年间以后建的,在立地镇,《耀州志》记载的窑神庙应当不是这一座。而在这里,柏林是被“民命封作陶正”来祭祀的,是相对于德应侯是皇帝“敕封”而言。陶正是管理陶瓷的官员,传说皇帝时就有宁封子作陶正之说,传说他也是陶器的发明者。如果这样,将柏林封做“陶正”是比较贴切的。在民间崇拜中,最初的神灵来源于劳动者自己,来源于劳动者的崇拜者。

    “陈炉复庙祀德应侯如黄堡”的实情,是因黄堡的德应侯是土山神——不仅仅是土神,还有山神,加上真实的陶人柏林,黄堡的窑神,祭祀的是三个神址。

    陈炉的山神庙,有多座,立地坡就有山神庙,现存的是清代遗址,在立地坡村三组,有窑炉砖残墙和明琉璃厂烧制的建筑构件琉璃瓦等,并有螭首残碑,上书大清篆字。始建不详,是否即《耀州志》记载的复祀德应侯的窑神庙,亦待考证,但是以陶为业的立地坡人祭祀山神,显然仍然是为了陶业的兴旺和发展。

    陈炉祭祀的窑神,反映了陈炉窑工的民间崇拜。宋代以前的窑神庙是比较朴素和原始的,倾向于真实。之后窑神祭祀则纳入了神鬼崇拜的成分,且随着时间的转移,这种成分比例也越来越重,比如融进了神址崇拜、帝王崇拜,甚至迷信的成分。

    陈炉的窑神,据已经发现的最早的原始史料,是明崇祯十二年《新修立地窑神庙记》碑文,祭祀的也是三个神祉:

    “众曰:‘我等世世业陶。炎帝治火政宜祀,老君口丹炉宜祀,雷公范土为型宜祀,然则我等所祀者此三神而已!”,

    可知其时立地坡窑工祭祀的三个窑神,已经不是黄堡窑神庙的土山神了,而是中华文化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了:

    炎帝:中华民族始祖之一,姓姜,是上古的帝王,因其名带双火,后世尊为“火神”,即碑文中“炎帝治火政,宜祀”;

    老君:即太上老君,姓李名耳,以老子名传世,春秋哲学家、思想家,道教的创始者,其信徒有其建炉炼丹之说,故亦尊为窑神;

    雷公:传说是黄帝大臣,姓雷名祥,碗的发明者。后传为“范土为型”制陶之术发明者,故亦在列。

    清雍正四年《重修窑神庙碑记》谓“窑神之爵实无从考实”,所祭祀的窑神没有记载,但是记载了增修的偏殿和祭祀的神灵,别为“东偏则牛王、马王,西偏则山神、土地”。“山神、土地”与“牛马二王”,在陈炉称为“四圣”,“山神土地”是主管资源之神,陶瓷原料靠山神土地供给;“牛马二王”是畜力神。瓷业发展了,拉瓷土,碾瓷泥,卖瓷器,都要用牲畜,这“四圣”实际上是真正与发展陶瓷业有关的。陈炉镇四圣庙有多座,崖窑村“四圣庙”是煤窑的窑神庙,祭祀的也是这“四圣”,也在清嘉庆二十一年重修。有的“四圣庙”或叫“四圣祠”,是建在窑神庙内或其他庙里的,如清凉寺内就有四圣祠。这和外边世界的四圣庙供奉的“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四圣不一样,更重实际,是和陈炉窑工生活相关联的。“山神土地”后来又被叫作“土主山君”,实际上就是黄堡镇窑神庙的“土山神”,亦即黄堡的“德应侯”。

    嘉庆二十一年重修的西社窑神庙,对窑神又有了修改完善,这一次的窑神之神变化是,将在窑神庙里首供的“炎帝”换成了“冕旒龙衮”的“大舜”。舜成为窑神是有其原因的,《史记·五帝本纪》中说,舜“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又说“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是陶瓷的发明者,所以舜当然成为了首神,要祭祀他了。

    神异的是,陈炉西社窑神庙里的窑神“舜”,是用一根铁链拴着的。这种“铁链拴窑神”的禁忌,在全国独一无二,也给陈炉窑神的祀神之谜,更带来了神秘色彩。作为行业崇拜,陈炉窑工对此有多种说法,或说陈炉窑神来自黄堡,恐其回黄堡而拴之;或说窑神之众多,只有拴住了主神,其它神祗会俯首贴耳云云。

    窑神的泛化,是陈炉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那时,陈炉的经济状况是较为发达的,“陈炉、立地两镇,山产煤炭、硫磺、白矾、矾红并陶诸瓷器以贸易”,明代《同官县志》记载的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康乾盛世及以后。陈炉的窑神,不仅有瓷窑,还有煤窑神,所供奉的窑神,都是与生活有关的神祗,且演越变越多,至多的在雷家坡,有“七圣庙”,供奉窑神、药王、土地、山神、送子娘娘、阎王、牛王。药王供奉的是药王孙思邈,是窑工祈求病体消除身体康健的;送子娘娘是祈求多子多福的;而敬阎王是祈求阎王不派黑白无常抓魂,祈求长寿保命的——把和窑工讨生活有关的、和生老病死相关的神灵,都供奉在一起,进一庙而万事成,是陈炉民间崇拜的一个特殊现象。   

    陈炉的窑神,是民间崇拜的集中体现,虽然不实指一神,但是反映了陈炉人与自然的依赖关系,都是围绕着陈炉窑工的生存包括生产和生活展开祭祀活动的,无一例外。


    东西社分嗣之谜

    东西社分嗣,陈炉人又叫“贞观分治”,是民间的口头传说。

    传说古代陈炉古镇瓷窑窑神庙有三座,一为东社北头村的窑神庙,一为西社湾里的窑神庙,一为立地坡窑神庙。三座窑神庙中东社的窑神庙创建最早,在唐朝初年也即贞观年间,有研究者认为就是西社窑神庙“梁间板记”的“正观二年”。东社窑神庙因为山体滑坡,窑神庙倾塌。社众商议重修窑神庙时,西社的会众密议移庙于西,于是秘请风水先生重新选址在湾里,当年动工当年落成,就是毁于20世纪的湾里窑神庙,至今仍遗址突兀,高台显著。翌年即正观三年,东社会众在北头旧址重建了窑神庙。东社窑神庙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毁。

    这个“贞观分嗣”传说的年份是值得商榷的。

    实际上这是一个兄弟分家的故事,即使是农家小户,儿子弟兄成家后,都要分家另过,何况是窑场,在规模发展到一定范围的时候,其管理的形式、组成就会产生变化,原有的一社的组织就会嬗变,一社划分成东西两社,尔后又分嗣独立。

    很显然,东西社分嗣,应当实有其事,关键是“贞观分治”的年代是否准确?

    陈炉陶瓷焼造,既发展与五代的后周,  “贞观分治”是空穴来风,清代碑石提到的“正观”二年重修窑神庙,或是指西夏“贞观“二年,或是指宋徽宗时的政和大观年间,而根据陈炉地区“社”的由来分析,则是明以后的事。

    如果说陈炉地区最早的窑神庙是东社窑神庙,这个东社窑神庙指的是立地坡窑神庙。明万历二十三年(健修观音阁记》有“东社人会议”建修立地坡观音阁的记载,明之前立地坡瓷业兴起,有社,从黄堡镇角度称谓,这里是东社,黄堡镇亦当有社。立地镇周围窑户,本来是一个社,陈炉或在其彀中。随着陈炉瓷业发达,就成立了自己的社,那就是陈炉镇社。从地望来说,本来东社是立地镇社。后来陈炉镇社替代了立地镇社的位置,把社的中心活动比如祭祀窑神等大型的会社活动,从立地坡迁徙到陈炉,确立陈炉中心窑场的地位。所谓东西社分嗣,应是陈炉地区的瓷业兴旺,陈炉中心窑场的地位确立以后,西社又嬗变为东西两社,即陈炉人常说的东三社和西八社,这应当是后话,因为西八社在西社窑神庙重修碑记中明确出现是在咸丰二年的碑文上,之前嘉庆年间的碑文是以陈炉各商号、老字号名称出现的。立地镇“社”至光绪末年仍然存在。

    “口社窑神庙无记可考,惟梁板墨书,创自周至”,五代显然是晚于盛唐的。无论文字记载还是考古发掘,都没有唐代陈炉烧制陶瓷的记录,考古发现也没有。如果是贞观年间的分嗣,则陶瓷烧制更要早于唐代。很显然贞观的概念是口传之误了。既然口传的“贞观”和窑神庙碑记的。正观二年”有关联,那么口传的东西社分嗣的年代应该和这也应有点联系,从陈炉镇的陶瓷烧造历史和明嘉靖三十六年《耀州志》的记载“其地不陶,陶于陈炉,陈

    炉复祀德应侯如黄堡云”等仅有的文字资料来分析,陈炉地区窑神庙继承黄堡窑窑神庙的“复祀”在明嘉靖年间,那分治应当在其后。这里所说的“德应侯”其实是窑神的代名词。明代和“正观”两字有相关联的年号有正德和崇祯。根据已有的史料分析,分嗣应该在崇祯初年。因为立地坡镇《新修窑神庙碑记》是在崇祯十二年,谓“新修”,相对当有“旧建”;而碑文中有记述窑工的话说“我等世世业陶,饮于斯,食于斯,冠婚口祭借于斯。言念及此,则窑神之惠我等诚无疆也!信如子言,而寝其祀,是饮芳泉而忘源,饭香黍而昧由,将何以报答神恩于万一哉”,内“而寝其祀”,说明对窑神原有祭祀,故可认为在明崇祯前是有窑神庙的。同时西社窑神庙据碑记亦有“前厦增修于崇祯末”的记载,说明其时西社窑神庙也曾经修缮和增修。既然是分嗣,那么西社窑神庙祧承的东社的窑神,一定要继承原有窑神庙的正朔,

    梁间板记的文字就被继承过来了,西社窑神庙中的“阅梁间板记,则创自周至五年,嗣正观二年、绍兴四年,社人重修之。又越永乐二年、正统九年、万历三年及二十一年、天启三年凡五次重修……”亦当是从东社窑神庙中继承过来,这应该符合目前发现的陈炉窑神庙兴建、重修的客观历史,同时崇祯年间重修窑神庙,将老庙上的墨书板记移录于新庙横梁上,故康熙、雍正年间仍能清晰地读到,一如今天在陈炉仍能看到雷家坡窑神庙横梁上的墨书—样。

     恰恰是崇祯年间,立地坡、陈炉都有重修窑神庙的记载,这应该是东西分治留给今人的蛛丝马迹。但是东西社分治,至今还有许多环节仍湮没于历史之中,没有搞清楚。比如,“东西分治”究竟是指陈炉镇窑神庙的“东西分治”还是立地镇与陈炉镇窑神庙的东西分治,还是更久远古老的黄堡镇、陈炉镇窑神庙的“东西分治”?“东西分治”以后,立地镇有崇祯、康熙碑碑文传世,西社窑神庙有康熙、雍正、嘉庆、咸丰、光绪碑刻碑文传世、而陈炉东社窑神庙却没有?陈炉窑神庙“东西分治”后,形成了东三社和西八社,一般以为东三社富人大户官宦人家多。西社窑神庙每次重修皆有碑文,东社重修窑神庙,不可能不刻石纪事。东社窑神庙按民间的说法是在1958年大跃进的年代被毁,整个建筑和碑石都被拆除砸烂、移作它用了,但是1956年和1957年,陕西省文管会、陕西省博物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馆两次来陈炉、立地镇调查,拓印了立地坡窑神庙、陈炉西社窑神庙的七幅碑拓,今天我们能够完整看到的这些资料就是那时候拓录保存的,为什么却没有东社窑神庙的只字片言?西社窑神庙碑记载的历次重修,究竟是指湾里窑神庙的重修,还是指分嗣前的窑神庙祖庙的重修?东西分治的年代或许会更古远,但是没有足够的史料来证实,“贞观分治”传说的依据究竟是什么?依据“贞观分治”考据出的“崇祯年间窑神庙分嗣”,也不一定会让酷爱陈炉文化的人接受,这个谜或者正期待着你前来探索和研究,共同商榷。


    瓷器窖藏之谜

    1983年,一年轻镇民在陈炉中学操场挖蝎子时,发现了一座窖藏,铜川市耀州窑博物馆闻讯立即对窖藏进行了发掘清理,获得了一批重要瓷器文物。经考证,这批窖藏属于元代。

    窖藏位于陈炉中学操场台地的断崖上,原是一处废弃的窑洞。窑洞残高2.02米,宽2.14米,深1.57米,从现场看窖藏已经遭到破坏。发掘简报报告称,这批瓷器藏于并排存放的三口大缸内,有青瓷玉壶春、黑釉三足双耳炉,缸外是依次置放着青釉碗、盘、灯盏、高足杯、罐、砂锅和匣钵等。从碗的位置和顺序看,窖藏仅碗就有12柱,每柱20件。盘的数量次之,灯的数量又次之,因为遭到破坏,发掘清理结果发现,完好的瓷器只有69件,其余皆已经破碎。同时还有火烧的痕迹,原来窑洞底部铺有一层麦草,因为火烧,变成一层火烧灰。

    这批瓷器品种丰富,有青瓷、茶叶末釉、黑釉瓷,有使用过的痕迹。根据与窖藏一起出土的有实用的窑具匣钵、砂锅等,故可以认为这批窖藏是陈炉窑场烧制,而且是陈炉烧造的较好的日常生活用具。元代生产的有使用痕迹的瓷器,当然是元代的人使用了它们,但是,这批元代的这批窖藏留给人很多疑问:这批瓷器为什么藏到了地下?是什么时候藏于地下的?又是什么人藏起了这一批瓷器?

    很明显,这批窖藏本来是要都放进大缸,埋于地下的,从玉壶春、香炉已经放进大缸,而灯、碗、盘没有来得及放置来看,一定是主人遇到了意外的事件而匆匆离去。从窑洞内有火烧的遗痕看,或许是兵燹,或许是战乱,主人为逃难而匆匆离开,当然也不排除主人自己纵火。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事件,如今已经无法猜测,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把瓷器集中在这里,一定是知道所藏瓷器的价值,期待着回来时再次启用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主人再没有回来。

    历史上乏这样的事例:

    20世纪50年代初,北京广安门外搞基建时,挖出了一批耀州窑龙凤纹青瓷器,可惜已经挤压成碎片。当蒙古人的铁骑攻进大都的时候,金人皇族匆忙中将一批耀州窑瓷器精品埋进了地下,藏起了这批当初从宋代都城开封皇宫里掠夺来的精美瓷器,这批耀州进贡的贡瓷,从此被埋人了地下。因为改朝换代,金皇族的后裔再没有回来。

    1959年,彬县发现了一批耀州窑瓷器精品窖藏,是寺院的遗物,也是存放在大缸里,也是因为战乱,寺院的僧侣埋起了这批瓷器,逃难而去,也没有再回来。

    元代陈炉的这批窑藏是否也是寺院遗留?

    陈炉中学操场是清凉寺遗址,据《同官县志》的记载,清凉寺始建不详,据重修年限推测,应创建于明代或更早,分别重修于康熙四十六年和道光年间。民国初改为同官县立第二高级小学,新中国成立后改为陈炉中学。这批瓷器如果是清凉寺的遗物,那么,清凉寺的历史应该改写。也就是说在元代,清凉寺就已经创修。从这批窖藏的数量看,240只碗,还有大量的盘、碟,也只有寺院才会有这么多的和尚僧人用它,而香炉、玉壶春又是供奉、清修的用具,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因为文字史料的空缺,元代陈炉的历史记载是个空白。但是历史总会给后人留下蛛丝马迹,清凉寺窖藏就是这样的历史遗痕。


    “周至”年号之谜

    “周至五年”是陈炉窑神庙创立的年代。窑神庙的建立,一般是在陶瓷烧造成功以后,故亦可以看作陈炉陶瓷的始烧时代,典出清康熙十二年《窑神庙筑修戏台记》碑文,原文是:

    “口社窑神庙无记可考,惟梁板墨书,创自周至,新口口口、口新于绍兴,递新于有明永乐、正统、正德暨万历口口口间,前厦增修于崇祯末”……

    此处“口社”当作“西社”,是碑是镶嵌在西社窑神庙壁间的,“周至”也只有年号,未系年。清雍正四年《重修窑神庙碑记》对此做了补充:

    神之爵实无从考稽,而庙之由来,阅梁间板记,则创自周至五年,嗣正观二年、绍兴四年,社人重修之。又越永乐二年、正统九年、万历三年及二十一年、天启三年凡五次重修……

    抑或当时板记还在,能做补充。周至的年号,遍查《中国历代纪年表》,在历代帝王年号中无载,故成为陈炉窑场一个让后人费解了千年之余的谜。

    有专家考证“周至”乃北朝时北周与南朝陈后主“至德”年号的合二为一,正观是贞观年号的误写,继而考证北方北朝时期的墓葬出土有青瓷,疑出于陈炉。李毅华、杨静荣的《窑神庙碑记综考》就持此说,  “魏晋时期,青瓷广泛流行于南方,而北方至今尚未发现一处此期间烧造瓷器的遗址……而北朝墓葬出土的大批瓷器,既有质量精美的北方青瓷,又有白瓷,均与南方瓷器不同。这些瓷器产于何地?一直成为未解的文化之谜。由此我们联想到耀州窑的窑神庙,它既然在唐初已经重修,其始建年代可能就在北方瓷器出现的这段时间。”  (《中国古陶瓷研究》1981年创刊号)。

     这个考证推论是错误的。陈炉镇在北方,记载窑场始烧年代,即使有忌讳可以用隐喻,但是不会用一个和它毫不相干的南朝帝王的年号的名称。陈后主统治在江南,和北方腹地的陈炉没有任何关系,所以陈炉不会隐用陈的年号。

    又有学者认为古代碑文没有标点,故雍正四年的碑文应该读作:“创自周,至五年,嗣正观二年、绍兴四年……”故而推论陈炉耀州窑始烧于北周,“正观”亦解释为“贞观”, “陈炉窑的存在应该早于黄堡窑,起码也与黄堡窑同时存在”(赵政才著《陈炉耀瓷文化与旅游》,陕西旅游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但是比雍正四年更早的康熙十二年《窑神庙筑修戏台记》明确记载“创自周至”,按此点读,则为“创自周,至新口口口、口新于绍兴,递新于有明永乐……”递接也就生涩难读,不合古汉语文法;且按此解读,北周五年有北周武帝保定五年、天和五年、建德五年,更莫衷一是;且一个新建的窑神庙刚刚五年就重修也不合理,而“正观(贞观)二年即公元628年至绍兴四年(应为金天会十二年)的公元1134年,长达500余年。一座砖木结构的建筑,经历500多年的风风雨雨未修缮,也就早不存在了。故此点读不能成立。

    那么“周至”究竟是何含义?“周至五年”又有何秘密?

    “周至”实际上是“周主”的一音之转。周主是“后周国主”的简称,指五代时后周世宗柴荣。“国主”一词代称皇帝的称谓是古代渭北常用的,北朝造像碑铭文中常见这样的称呼,如著名的药王山《雷文伯造像碑》,就将皇帝称作“国主”,有“为国主永康”的祈语。“国主”在后周时代也被广泛使用,柴世宗征伐江南,就称南唐皇帝李璟为“江南国主”;李璟上表柴荣奉正朔遂称“唐国主”;柴荣他刚好就当了五年多皇帝,后周显德五年是柴荣执政的最后一年。翌年初柴荣病死。他死后,他信任的禁军统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就欺负孤儿寡母,在陈桥驿黄袍加身,抢了柴荣之子恭帝的皇位,建国为荣。柴荣当皇帝也没有自己的年号,他的显德年号是沿用他义父后周太祖郭威的。《周书·太祖纪》载,显德元年正月,周太祖郭威“大赦天下,改广顺四年为显德元年”,显德是郭威的年号;当年郭威薨,没有血缘关系的义子柴荣即位,没有改元。新皇帝如改元,规律是翌年起方算新年号的元年。显德七年是后周恭帝的年号,柴荣薨,恭帝继任,亦未来得及改元。减去前后两年,柴荣当皇帝也就五年。柴荣在显德元年继位后没有改元,他沿用了郭威的年号。所以“周至五年”实际是“周主五年”的隐语。

    显德年号,不属于柴家,和柴荣时代的窑场也无关。但是柴荣创烧的窑场却是用柴荣的姓氏命名,即著名的柴窑。后周为宋替代,柴世宗时建立的窑场亦废,不为赵官家所用。当代古陶瓷界越来越认定后周黄堡窑场生产的天青釉瓷器就是传说中的柴窑,而这种天青釉瓷在陈炉窑场也有发现。是否后周时期,这种柴世宗钦定的“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之柴窑,在黄堡地区生产。时陈炉也属于黄堡管辖,还没有自己的名字。后周在黄堡有建官窑之举,陈炉是其扩展窑场之地;入宋,宋官家另择窑场,而将刚刚开始起步的陈炉废弃,故后有陈炉之地名?答案是肯定的。陈炉人怀念这段陶瓷始创的历史,在创修窑神庙时在梁间板记上记下了这段历史事实,以怀念“周主五年”。陈炉人在“周主五年”开始建窑神庙。庙成,也即短短的一年内,就已经改朝换代到了宋代。大宋天下,是以不光彩手段从柴家手里取得的,有宋一朝,显然不能公开对后周皇帝歌功颂德,所以当时人要隐称柴荣为后周国主,并将“周主”以形近和一音之转写成“周至”,以免得罪朝廷,遭来杀身之祸,这就给后人留下了难解之谜。

    柴荣任后周皇帝的时间很短,只有五年,然而这五年却是陈炉作为东方陶瓷古镇的一个历史起点。很显然,在宋、金、元以前,陈炉这块土地一直属于黄堡镇管辖,是黄堡的一个组成部分,黄堡的陶瓷艺术传统在这里得以传承而陈炉地名不见经传就是证明。地方史料记载,陈炉地方,当初也是黄堡的一个组成部分。唐、宋时期,据北宋王存主纂的《元丰九域志》,同官县在当时只有“三乡一镇”,镇是黄堡镇。偌大的同官县,只有三乡一镇,和黄堡镇毗邻的立地坡、陈炉,当然是属于黄堡镇管辖的。金、元以后,黄堡镇陶瓷逐渐衰落,陈炉窑迅速崛起,自立一帜,到了元、明时期,它不仅仅是名义上的前代的一个“陈炉”,而且是实实在在的一个窑场了。后周始烧、和柴窑的关系等历史已经湮没,但是作为一处“陈炉”,它和黄堡、立地坡窑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地名“陈炉”因此而来,作为独立的陶瓷烧造地,陈炉的驰名应该是在元朝中期了。

    “周至”是“周主”的一音之转,“周至五年”其实就是“周主五年”观点的提出,是我国著名的古陶瓷文物研究专家冯先铭先生。冯先铭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专程在陈炉镇陶瓷遗址进行过调查,拓印了陈炉窑神庙的碑文,高屋建瓴地提出了这样睿智的见解。他拓印的碑文如今就在故宫博物院陶瓷博物馆展出。

    陈炉古人对后周时期这一历史时间也是肯定的。古代陈炉有八景诗,最晚作于清代,其中的一句“周陶宗古迤长兴”,说的其实并非风景,而是肯定周世宗柴荣时期陈炉陶瓷的始烧。

    “周至五年”之谜,实际上就是陈炉窑始烧之谜。


    陈炉窑场的三一制

    在陈炉窑场调查中发现三一制合一归纳如下:  

    三镇合一:即立地镇、上店镇、陈炉镇明代设镇,三镇呈三角形相距不超过五公里,这在我国行政区划政级单位中是罕见的三镇。三镇的设立均与耀州窑窑场金元东移有密切关系。各镇均设窑场延续瓷业,故在明时称镇,很可能与明初设秦王府琉璃厂,由皇家承办而称镇。这种镇级单位之称何时取消文献中无记载,据调查分析很可能是明末崇祯十二年天灾。同官人口的剧减由明初二十二里,到嘉靖合为十三里,崇祯后合为八里,顺治二年(一六四二年)合为六里,陈炉镇永受里含十五村,即为今陈炉镇含立地、上店等村落合为一镇,今陈炉镇。    

    三庙合一:在陈炉明清时期陈炉窑场东三社地域内,明嘉靖四年新建兴山寺同时,在该寺中设窑神庙,因嘉靖三十四年大地震,寺、庙毁与地震灾难,清乾隆四年建【娘娘庙】时,【兴山寺】、【窑神庙】复置一址,故形成了三庙合一流传至今。  

    三窑一户:即明清时期陈炉镇窑场逐渐兴起的窑户、行户、瓷户演变成各家各户的作坊,最终形成一家一户的【一瓷窑,一作坊,和一生活食宿窑】,三窑一户的生活习俗,在日常生活食宿窑洞中,依据地方气候的因素,演变形成炕连灶之生活习俗,这种生活习惯是陈炉窑工几百年前总结出的热能利用。  

    三眼一泉:在立地坡村中有一【三眼井】,实为一泉水眼。这口泉水旺盛,可供立地村数百户人生活用水,因其水旺,为保护人身安全和水的干净,在设计泉口时分设三桶口和中间一小孔,可供三人同时吊水互不干扰,中空可相互观塑,相互提醒之功能。几百年来,这孔泉养育了数以万计的陈炉人,故民间有说法:【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它如同人的血管,由脚底通向头颅一般】。并不是仅此一处,如上店、陈炉同样有泉,但它处不是三眼,故没有立地坡三眼一泉有名。三姓一村:在立地坡村最为显著,该村自明代旧族陈、杨、赵三姓,至今仍以三姓氏居位地。

    但在清赵姓移居陈炉西八社,因其赵姓家族赵屏晋,赵曰从,赵绪祖,赵循祖,赵承翰等科举进士,举人等荣耀,在陈炉另有位所,其始祖仍以立地坡赵姓优胜劣为宗。

    故陈炉、立地,立碑撰文多以赵氏家族人撰文。

    陈杨二姓中也有名人记事在县志中,如寇慎为七义烈撰写有碑文。

    反映了陈杨二姓中英勇抗击强盗之事绩,永载《同官县志》史册。

    三日一会:记述了西八社窑神庙,春秋报赛一年两次,每次三日的时间和盛况。

    在陈炉地区这种三一制的事项还有三社一庙,三庙两镇,三路出镇,至今又出现了国家命名认定三誉一镇。

    归纳如下:三镇合一,立地镇,上店镇,陈炉镇,合为陈炉镇。三庙合一,兴山寺,窑神庙,娘娘庙,北头东三社。三社合一,北头社,腰街社,南头社,窑神庙东社。三庙一神,立地庙,东社庙,西社庙,同祭一窑神。

    三窑一户,即瓷窑,作坊窑洞,生活住宿窑。三姓一村,立地坡村村民姓氏:陈、杨、赵。

    三眼一泉,立地村中生活用水泉。

    三寺一镇,宝山寺,兴山寺,清凉寺。

    三庙两镇,立地镇窑神庙,陈炉镇东社窑神庙,西社窑神庙。  

    三誉一镇,今日陈炉镇已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

    陈炉有个细胳膊

    瓷器制作中有一种小口大肚器皿是陈炉窑清末民国时期生产中颇受民众喜爱之物,主要以盛液体酒、醋、油的罇(当地俗称墩子)。大的能容十五公斤左右,小的能容几斤,有四系、三系加流带柄,存放使用很方便。在小口上用布包玉米芯子作塞,存液体不易挥发,不会变质,更不会遭灰尘污染。
    这种口小肚大之物是怎样成型的?远离窑场的百姓不知道,认为做墩子的工匠天生就是一个细胳膊,不然怎么能把手伸进一尺多高的墩子肚里?这是关中一带百姓喜爱这种器皿,猜想议论而传的话题,被驮户送货在富平听后传到陈炉工匠耳里,陈炉人听后捧腹大笑。自古以来,陈炉生产瓷器靠贩户和驮户向外运销。做【驮户】也非常辛苦,半夜起身赶牲口翻山越岭到陈炉,鸡叫前将瓷器装好吆牲口到山外的乡间叫卖。

    有一天,一位耀州的【驮户】因不掌握各地的资讯行情,贩了一驮墩子到山外富平县的村子。他卸下驮子,给牲口喂料,自己到农家讨水喝,将驮来的墩子依次大小摆开,等候村民前来购买。谁知这天大热,晒了一中午无人问津。驮驴急了,见人便打听,为啥今天没人买墩子?一位老者告诉他,麦收前这里遭了大雹灾,今年收成只有往年的三四成,村民手中钱紧,劝他收摊到别处去卖。
    驮户一听傻了眼,怪自己事前没打听。带的干粮也吃完了,还没卖下一文钱,再转移地方需走很远,没有盘缠焦急不安,又坐了半响,忽生一计,便坐在地上放声大哭。村民们听见哭声,纷纷围上问他哭什么?驮户伤心地擦了眼泪说:刚才听说陈炉的细胳膊死了,再也没人能做这墩子了,我这生意今后就做不成了,往后的日子咋过呀!说着又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起来。

    围观的村民听到这消息,也寻思这墩子是咱农家过日子存放油、醋离不了之物,这细胳膊死了,往后可就买不到了,他们纷纷回家拿钱去了。不一会,这消息传开,按惯例一驮瓷器总要留下几件,没想到这驮瓷器被这一哭,卖得净光。    驮户这时收拾好摊子,骑着骡子转身回家,半路上高兴得合不上嘴,又情不自禁地唱起了秦腔。

    马窠村无马姓

    马窠村是立地坡窑址的一个组成部分,自元代发展延续到解放初,为三行中的【碗窑】。从考古调查发掘出土实物证实了俗约行规【三行不乱】,无大件器皿。实物参看《立地坡·上店耀州窑址》报告,此文着重说明今马窠村为何没有马姓。

    调查采访中听到该村老人叙述的故事及陈炉流传【死不瞑目】的传说,两则相投,记述如下:

    金代耀州窑东移立地坡制瓷业烧成燃料主要靠煤,而立地坡发掘出土遗迹金代窑炉是用柴,之后窑炉均用煤。陈炉的坩土、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品质好,埋藏浅,便与开发利用。马窠村的由来与煤炭开采有间接关系。

    马窠古时是炭窠(即煤矿),矿主是东山王家的大财东。在马窠村开矿,派姓马的主管矿内生产经营。时间久了,无人不知马掌柜在经营管理炭窠,故称之为马窠。

    随着岁月的递增,年复一年,马掌柜的儿子马铨已成人,学文习武,远近知名,文武双全,英俊大方。随父操业管矿业生产产量等事务。娶亲时邀请东家赴宴,王老板带家眷前来贺礼,见了新娘子容貌如花似玉,喜出望外,夸新娘为山沟里的金凤凰。宴席结束回府后,朝思暮想,派家丁前往马窠监视,趁无人时将新娘抢回为妾。

    家丁不敢违抗,果真将马铨的妻子抢回。待马铨父子把炭窠的事务办完回家后,发现不见了新娘子,故猜测推理怀疑是王老板所为。

    父子交谈后,马铨以请求王老板帮忙寻找为由,急速赶往东山,见王府门外戒备森严,趁家丁不防由后院越墙进入,巧遇王老板拉扯新娘子不轨,大吼【住手】,吓坏了正要作怪的王老板。王老板见是马栓后面带笑容,情不自禁吩咐家院沏茶让座,孝敬马铨。马妻当面揭,是由家丁四人蒙面将她抢到了王府的绑架经过,双方辩驳争论了一番,马铨将妻子带回。

    未过几日,王老板贼心不死,又派家丁又将新娘子绑架押回东山。在返回途中,行至今马窠村后沟时,新娘子由山半腰跳沟,家丁们无奈回府。新娘子被前来购煤人看见,前去营救送回马家,这时的新娘从几十米高跳下去已 摔得惨不忍睹,待马铨赶回家中,妻子已将要咽气。临终说了一句话,请将我埋到马窠村的西高崖上,临死之时双目炯炯,由此得传【死不瞑目】。

    丧事办完后,马铨为报此仇,将王老板家的金银财宝洗劫一空,并在百姓中留下劫富济贫之美名。将绫、绸、缎分享与亲家。而后享用者被王家发现,视为盗贼,在镇上游街示众问罪。被示众者是马铨的岳父母及亲属,马栓路遇闯入大吼:【将人释放,此事乃吾当,与汝人无关系】。王老板命家丁将马铨绳之以法,未料到马铨武艺高强,家丁们不是对手,被马铨打得不可近身。之后,王老板财大腰粗告到州府,马铨被州府衙役前来捉拿,但仍不及马栓武艺,在寡不敌众的形势下,马铨被押到州府升堂问罪。马铨开口成章,驳得王老板及审判官哑口无言,无奈休堂。再次开堂,以比试武艺而定罪。若马铨败之,判之入监,胜之无罪释放。马铨应之。比武开始一对一,三轮过后,无人抵挡,三对一,仍不可挡。刀、枪、棍十八般武艺显得马铨技艺高强。州府的大小官员看过之后无不赞扬。从此马铨被州府录用,马窠村马姓迁入耀州,王老板成了败诉者,万贯家产不可抵罪。之后被山西移民乔姓占据,乔姓又与陈炉镇张姓结亲。在马窠村与张姓共同建窑,直至解放初分社,该村乔、张二姓为工农社的作坊、窑炉分配闹纠纷。由此而有马窠村的来历,可追溯到立地坡窑场的创立。

    听了这段故事,引起我的思索考证。陈炉镇村,姓氏,繁衍到黄堡、王家砭、耀县(耀州府)管辖的地名。通过这次调查认识了,陈炉窑民俗、方言、民谚、俚语、习俗均来自山西省。

    立地坡大器窑

    立地坡大器窑究竟有多大?耀州窑博物馆现展示有明代大盆一件,高八十厘米,直径一百一十五厘米。该大盆一九九三年前藏于陈炉镇立地坡堡子村民寻文化家中。同年耀州窑博物馆落成试开馆,为展示耀州窑历代制瓷工艺,经与寻家交谈,上缴给耀州窑博物馆。

    交谈时,寻文化老人很慷慨,他说:【有很多人在打大盆的主意,前来购买,我不同意。捐给耀州窑博物馆我同意,我不能只为赚钱让它流传到社会,让人指脊梁骨骂娘。这口大盆你们都知道,《同官县志》也有记载元代大盆】。的确是根据文献调查到寻家的。

    寻文化说:家原有两口大盆,另一口比这个盆还大哩!祖爷辈上因开窑场,作坊内人多,每天要吃,在富平粮行借了财东粮食。第二年粮行派伙计吆着骡子来收粮,在院门口碰上我祖爷,便问道:【粮食准各好了吗?】我祖爷随口回应:【备下了,在盆放着哩】。惹笑了财东家的伙计们。

    【盆里能放多少?我们吆了四头骡子哩!你家盆里放的粮食不够一头骡子驮】。感到有点失望。

    【够你们驮,先到屋里再说】。

    【吹牛哩!我们不信】。进屋一看大盆,四个伙计目瞪口呆,四头骡子没有驮完盆里的粮食】财东得知此事惊叹不已。第二天便带精壮伙计前来交谈以粮换盆。该大盆能容粮食十石有余,能容四个人在里面摸花花牌。听到大盆传奇的故事,在场同志叹息不已!追问那个换大盆的财东是富平何村人?寻回答:【大盆由此抬出,七八个 小伙子 累的不行,抬到半路上摔烂了】。听了这段讲述,使人深感可惜。

    讲述中寻文化的老伴在收拾现存大盆的粮食,先后装了四麻袋,还未装完。又找了一条尿素袋将盆内所藏麦子装完。将大盆抬出装上耀州窑博物馆一三零工具车运回博物馆(该车是博物馆第一辆交通工具,车号为陕00491)。

    该大盆的口沿宽厚约六厘米,上刻【秦府】二字,经考证,应为明代太祖朱元璋与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封次子朱樉为秦王,

    在西安营建秦王府所造的消防工具。因釉面局部烧焦故留当地。由此而知与《同官县志》记载的大盆有出入。

    立地坡大器窑有多大?《同官县志》载:【元初有陈宗升,能造大缸、大盆,每器可容粟三石有奇,为陶冶巨擘,其窑名大器】。当地人传说中的元代大盆,盆内可同时坐四人玩牌,正如上述大盆相同是一件器物,现确认为明代【亲王府】专用之物。《同官县志》载:【嘉靖(公元一五二二至一五六六)时陈、寻、张三姓合办之昌盛窑】。专烧瓮、罐、盆。又进一步证实了寻文化所讲的故事,祖爷设窑场

    因工匠吃粮欠租的故事,同时又反映了大器窑制作工艺、烧成技术。如此大器绝非一般工艺,景德镇洪武年间的大龙缸,亦不能与之相比,足见其工艺之高超。

    雷公烧出第一碗

    碗在远古时期,是用石头凿成钵形食用器,故文字发明时,【碗】字用【石】字做偏旁。石碗又重又笨很不方便,因此在陈炉窑场的民间有【雷公烧出第一碗】的故事传说。并在窑神庙祀神像中有雷公、老子、舜之神位。

    上古人吃肉是在火上烤生肉食之,经常是把肉烧焦,外熟内生。到雷公时,又有新烤肉法,即将肉切成小块放在竹篮里,在外涂上泥巴,再放火上烧烤。这样能将肉烤熟透且不会烤焦。细心的雷公以此方法,经过反复试验,终于获得烧碗成功。用粘土和泥晾干后在大火里烧,冷却后,没有爆裂,击其声当当响,使雷公高兴地跳起来呐喊:成功啦!之后到处寻找这种粘土,怎么也找不到。

    一天酋长到数十里以外的部落议事,由雷公护送长,在这个部落的山峁上发现了这种粘土。之后雷公又前往该山峁上取土,山峁下有守护部落的卫士手持兵器巡视,雷公山前恳求来意,看守部落的武士连连摇头:【不行,不行!这座山是我们部落的风水宝地,是祭祀祖先的地方,这里的土是不能动的】。一雷公再三恳求不仅无济于事,反遭辱骂被赶走。

    雷公返回家中,左思右想,只有一个法子,偷!当天深夜,雷公带上石斧和一张兽皮,靠树林遮掩摸到了峁下,趁看守武士左右巡视间隙,爬上了山峁,挖起土来,费了很长的时间磨破了双手,才挖了一包土,返回时不料被树枝挂住了土包,发出响声被巡逻武士抓了去,绑在大树上打得皮开肉绽,雷公一声不吭,也不求饶。待天亮后这个部落的酋长听说捉了个【贼】,便前来审问,见是雷公,便叫人松绑。问明情况后,不仅没有责怪,反让雷公将所挖之土带回。雷公因身负重伤,再加之所挖之土,行走已不便,经三天三夜才回到家中。部落的人听说雷公因做【贼】被打伤,大家都不同情他。

    雷公也不做任何解释,仍在痴迷烧碗一事。数日后,又薄又轻的陶瓷碗烧成了。雷公将碗送给酋长知左邻右舍,大家这才明白了原委,纷纷上门看望雷公,并道歉、祝贺。酋长派人给雷公治伤,又派心灵手巧的年轻人跟雷公学手艺。全部落人齐出动在自己的领土上找到了粘土坩子土制陶原料。
    雷公死后,人们不忘他的功德,为他立祠纪念,被陈炉工匠视为窑神爷之一,敬在【窑神庙峙】中敬仰。还有不成文的规矩,在窑场不许说【偷】和【捉贼】,否则就是对雷公的极大不敬,是要受到惩罚的。这个规矩使我联想陈炉今天所遗存【罐罐垒墙】墙不倒,整个陈炉原貌罐罐垒墙的自然景观,由明清延续至今天,仍为陶工们所遗传。保留至今仍称【景观】,是中国民俗民居中之一绝。

    铁链栓窑神爷

    在封建社会里,人类的生存生产活动受到自然界的灾难影响,无能力抵御自然灾害,只好祈求神灵保佑。在明嘉靖年间大地震后,陈炉窑场亦是如此,敬窑神就成为窑场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

    故事的由来是据陶工祖辈口传,窑神爷脾气不好,名字叫【兀】。黄堡瓷业兴盛是因窑工敬重窑神爷,避讳他的名字中【兀】一字。但在陈炉明代之后多数窑工是由山西迁来,口语中常用【兀】字,气得窑神爷大发脾气,对窑工们提出苛刻要求禁用【兀】一字,窑工们答应。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人失口在窑神爷面前说【兀】,气得窑神要走。窑神一走,瓷窑烧成就出问题。于是人们只好四处寻找,找到后先跪拜请罪求饶,再用轿子将窑神爷抬回。从此倍加小心。

    一次,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在窑神庙前玩耍,与人说话时连说了【兀达】,【兀不是】。窑神爷听见后便走了数月没露面。窑场接连出现问题,在各社普遍出现,整窑的产品烧坏。陶业的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四户的生活。

    之后驮户在贩运途经黄堡紫极宫时,发现了窑神爷又回到黄堡窑神庙了,便告知陈炉窑场各社社首,杜首们便派各社年轻力壮者数十人。将窑神爷抬回。将窑神爷用铁链锁在湾里西社窑神庙中,由善人侍候。并在此时祭拜【有福同享,有罪同受】。从此瓷业兴旺,窑神爷被牢牢地拴在西社窑神庙中,脾气也改了,窑工们也记住了窑神爷的要求,不再惹他生气,【兀达】这个口头语也很少有人再说了。

陈炉碑刻

  • 第一面:耀州同官县永受里立地坡皇帝万岁万万岁;时嘉靖四十一年岁次王戌年正月吉日立
    第二面:宝山寺主持僧用银、用达、用善;徒悟明、悟纯、悟庆、悟云、悟端、悟定、悟儒;法孙了洪、了清、了原、了通、了世
    第三面:秦府横刻;宝山寺蘸立记竖刻
    第四面:山西荥河县  王鸾;平阳卫;王增库;汾;州 ;邢泰洪;爱心施主 ;杨雄、吴贤、石氏、邓克氏、张妙青、王廷美、杨辉、陈子闰、柴向荣、陈世玄、伍仲良、侯邦彦、杨廷用、杨口口、邓仁义、赵鸾、杨叙、赵邗贡、吴攀、杨廷厚、吴书、吴朝阳、杨盘、任朝库、吴朝臣、邓甲兴、吴朝用、杨廷口、张也口、李邗贤、郑邦文、张该、王天思、郑邦夏、陈邦静、王济川、贺邦时、杨九思、柴尚忠、吴朝库、杨文计、雷斌、崔廷雨、陈资、杨益、张明石;匠 ;赵子和男:邦龙
    《秦府宝山寺蘸立记》香幢的三部分,由顶、柱和座组成,均为青石质。通高一百七十九厘米;幢顶圆形盆状,葵口,方唇,鼓腹,平底,底外侧圆鼓。内部不规整,底部有圆形卯孔。腹外刻三龙,其中二龙头相向,尾蜷曲,扬爪,两龙各伸一前爪托珠。另一龙弓身昂首,腹下刻一兽头,尾上有一较小兽头。兽张口中空,与盆内相同。底外侧最上处一周联珠纹。口径七十厘米,高四十八厘米,卯径二十厘米,深十六厘米;幢柱为八棱,上下各有一圆形榫头,顶部呈阶状束腰,四角各刻一力士作抬升状,底部四面各有一开光。开光内刻有海马,幢身中间四个小面刻卷枝花草,局部纹饰不清。其余四面分别刻有文字,一面刻【皇帝万岁万万岁】,两侧刻有年款,与之相对一面刻【秦府宝山寺醮立记】。其余两面刻有人名。高九十五厘米,宽五十五厘米。顶部榫高一十二厘米,底部榫头高十四厘米,直径十九厘米;底座呈正方形三台状,由上至下逐渐增大,顶部平,有圆形卯孔。顶层素面,中间一层四角各刻一蹲狮,每面各有一长方形一边框,内刻有人物故事。一面为一象,作奔走状,象头前刻一立犬。犬上为卷云。第二面为赤身男子侧卧,周围为水波,人侧为一鱼。分别为二十四孝中舜及王祥卧冰。第三面为一戴襆头男子乘船。第四面有一男子持物屈腿身后斜,所示内容不详。底层四面刻垂幔。香幢通高一百七十九厘米;由《秦府宝山寺醮立记》香幢幢柱第四面记载的【山西荣河县、平阳卫、汾州地名及爱心施主人名】的姓氏和今陈炉地区的姓氏,村名分析如下:耀州窑五代,北宋时期青瓷鼎盛,金元代转移立地坡仍烧造青瓷,明代几乎没有一点青瓷的痕迹及釉色。明代青瓷釉色多偏黄色,之后青瓷失传;通过调查陈炉古窑场,依据姓氏,村名居住(包括立地坡,上店窑址),【三行四户】形成源于由西移民的落户与原籍的联络往来交流;陈炉窑调查中姓氏村名堂号的出现,为调查增添了新的内容。在此仅以香幢记述姓名对照今各村姓名以【吴、杨、陈、石】四姓而定。主要以今立地坡村居住为多;以【任、赵、张、王、崔、李】等姓多居陈炉嘴头湾里,嘴子,南头,陈炉街道及马窠村;【贺】姓多居枣村;【侯】姓今陈炉北头;【邓、郑】二姓在今陈炉很少暂不清楚。【雷】姓仅罗寨几户;以地名学分析陈炉地区及周边村名居住姓氏家族情况分析如下:张姓:多居张家巷,马窠村;王姓:陈炉南头,双碑王家院,耀州王家砭及富平底店村;李姓:水泉头,今双碑高碱;郭姓:坡子,双碑沟圈;任姓:西湾,任家湾;穆姓:嘴子,穆家庄;崔姓:嘴头;孟姓:湾里,孟家塬;赵姓:赵家原;孙姓:北头,孙家坳。

  • 明·侍郎·苏民
    邑东南有立地坡者,乃圣祖开天之后,分封诸藩,特赐秦国,以为专造琉璃场地也。当是时,宝山禅林实建其中。其地山川迥旷,出土坩泥,足以造陶器之用。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年间皆尝经理督造。迨嘉靖甲申乙未之岁,秦宫室及承运等殿,复动工重建,而琉璃之费无穷,敕赐飞鱼服承奉正风冈张公沂,副使段公斌、王公泾、高公飞、贾公戬、杜公翊咸建议修造,王嘉是举,遂疏请于朝,天子俞允。事下陕西抚按三司,府衙州县,乃定夫役,工价于各属,一准工部所提,而琉璃厂有今日所急也。是地东连民田,北通官道,西南以山为界,而宝山禅林又崇仁院下,层冈叠巚环于外,石川漆沮会於中。盖寺历有年,殿宇颓圮。风冈公日:不可无记,以昭将来。未几,李门正文章乃魔石请予为记;予闻斯地多山河之胜,而斯厂之兴与禅林并永,予虽记寺而实昭厂之由,使后之窥伺是厂者,知天朝之赐而不敢侵谋,将永传勿替也。
    时嘉靖十七年八月

  • 镇桥南社旧有窑神庙四圣祠,创自周至五年。至宋迄今,重修不一。碑记可考,类皆仍旧,无多更张。至光绪七年,慑人见代远年湮,口碧剥落,兼有风雨之忧。有生员王执圭、赵信,乡老宋自魁、王登林等,意欲更新。奈董事南其人,故欲行中止。及八年正月间,乡约段继魁、郭允兴,邀前人商议曰:诸公恐庙功浩大,无人经理,如从九郭忍非其人乎?前人始悟此语,即行敦请。而郭公亦慨然应允。于是王、赵二绅齐赴八社,申明此意。社人亦跃捐资,共得钱一千余缗。
    每社各举会首二名。鸠工庇材,不数月而告竣焉。落成之日,社人王兆熊见庙辉惶而陈设未备,捐钱二十缗,买祭器四副;又捐钱三十缗,付画工;又捐钱五十缗生息,以为香火之资。此一役也,较前惟添修寝宫暖阁三间,挂落三楹,卷棚一楹,四圣祠列角抚檐梁兰楹,其余俱仍旧。今将董事诸生并捐资姓名勒诸贞缗,以为后之尚义者劝。是为记。
    邑入学增广生员穆学棠沐手撰文
    乙酉科拔贡生邑人赵俊书丹篆额

  • 昔舜陶于河滨,雷公因之,后世业陶者遂祖舜宗雷焉。始则合土为泥以造型,继必设炉熔铸乃成器。炉火纯青,丹家之妙术,实陶家之要诀,是老子之火功所必取法。且以土为生取材于山,运土和泥更赖生畜,则山君、土主、牛马二王之福荫,尤其所必祈也。故春秋保赛以舜为主,配享者老子、雷公,而四圣为之辅焉。
    炉镇四面皆山,无田可耕,中有矾水一泓,亦不可取饮,而陶业赖之水。北坡有窑神庙,设像三尊,旧碑所记,以为大舜、雷公、老子。庙侧有四圣祠,即土主、山君、牛马二王。对面有歌舞楼,所以酬神报赛也。奈年月久远,神像之金碧剥落,赛台之风雨不蔽,甚非所以妥神灵而歌功德。社人触目惊心,同谋所以新之。而工程浩大,无米难炊。幸赖醵金会八社诸同志并四方乐善君子跃赴义,施银千余金,不数月而厥功告竣焉。
    自兹以后,有庙以栖神,作乐以酬神,将见紫气临关,函榖频下老子之车;南风阜材,遗泽久仰重华之盛。而雷公之善因,四圣之默佑,非为镇人为所庇荫,即赴义好施者亦皆获福于无即矣。
    今于落成之日,书名勒石,愿后之君子蹱而效之,是又所深望也夫!
    邑明经进士赵绪祖撰文
    邑癛膳生员赵一凤书丹

  • 炉山之麓西社之湾旧有窑神庙,肇自周至五年,重修者累累,复际倾颓,里人谋新之者数年矣。有九人者立醵金之会,积钱百缗。会里中赵治运宦京师,爰割奉资以助。工修人为倡告,同人共捐多资,合得百余金,邮寄至里。里外六社又复捐资赴义,而经营措置难其人马。合社同心商议,鸠工庇材恢鸿旧制。举六人勘其事,曰:王必恭、孟进义、任增元、穆秉泰、赵宏运、郭九龄。不数月而蒇事。将勒碑丐文于余。
    余曰:陶业,庐山之本务,民赖是以生。造端托始之人,有功于民,立庙而祀之,不忘本也。夫陶之为业,合土而成,资火而化,法鸿钧之造物,侔大冶之铸金。髻、垦、薜、暴,不入于市:觑、盆、甑、鬲,不苦于窳。前人之述备矣。
    馀则曰乡曲立庙有善道三:一曰济风气,二曰族党,三曰作敬畏。是庙之东南堡,突兀秀丽,北有北堡,绵立蜿蜒;西有崔家堡,为水口金鱼;南有永受堡,华聿嶙峋。四堡罗列,冈峦耸峙,若为朝拱。前有飞泉瀑布,风雨喧豗;下有流水一泓,自东而西,若为襟带。而是庙奠乎其中,苍苍葱葱,收山水之胜,补地理之缺。使斯民跻仁寿之域,苍生乐富庶之风。得以永事陶业,励静勤荒嘻,长享太平之福,庙之外所补助者大矣。此所以济风气也。春秋报赛,少长咸集,宗戚里尚有不相知者,至此皆相见。骏奔之暇,议陶业,话桑麻,父与父言慈,子与子言孝,族姓之疏者于此而亲,乡里之离者于此而合。有欢爱,无乖违,争竞之风息,嚣陵之气化。风俗醇朴,狱讼衰息。和气致祥,蒸蒸日上。而于变时雍之盛,不难复见于今日庙之中,所裨益者多矣。
    此所以联族党也。老者舍杖而徐趋,童子视端而直行,承框将事者无敢戏豫,无敢驰驱。俨然如严君之临,吴天之顾,惴惴焉。廪日明日旦之威一念之诚,可以格神明,感天地,其效又甚速而至大者,则神之所鉴观者迥矣。此所以作敬畏也。将见人文蔚起,生理渤兴,安居乐业,比户可封者庙之助也。子姓欢洽,间闬敦睦,乡有善俗,里好任风者,庙之益也。敬畏既立,守而不失,进则诚懿奉神,退则严格以治躬者,神之教也。如是则九人醵金之善不没,赵氏治运之名不泯,六人之勤劳堪纪,则其所以成始而成终者,犹可与斯庙俱垂不朽矣。
    邑明经赵曰从熏沐撰文
    邑廪生李本源、郭景畿熏沐书丹并篆额
    大清嘉靖二十一年正月

  • 同邑东南乡,土少石多,大都以陶谋生,其先则始于黄堡,自彼窑场废而陈炉镇西方始习其口,口神之爵实无从考稽。而庙之由来,阅梁间板记,则创自周至五年,嗣正观二年绍兴四年,社人重修之。又越永乐二年、正统九年、万历三年及二十一年、天启三年,凡五次重修。暨国朝康熙四十口年,社人以为食神之德,忍令神像雕落、垣宇颓败乎!社人同虔心纠众,输赀募缘,惜其工口口口得告竣。雍正三年,阖社等以旧所输银年久猝不能索,仍输货捐工,而仪像庄严矣。栋宇辉口口口外,东偏则牛王、马王,西偏则山神、土地。但苦于庙居邨中,不能稍广其基址。而以神之功口口口赖为衣食,且数举而始观厥成。自不可不勒诸石,以为后之食德者有所传述。余亦不惮荒唐口口,弁首事者之功,以笔之于书。 癸卯科举人侯铨知县崔钟琰撰文,庠生孙琦书丹庠生孟继讨篆额。

  • 同邑半石之民居立地陈炉者,口资生于陶口之利,始于黄堡,厥后迁移之。口镇是镇口口口立地窑神庙,肇自明崇祯。祀神惟三:曰炎帝,曰老君,曰雷公。盖碑记所称及闻诸父老所言者。戊戌之夏,里人口且曰:黄堡碑云,柏林及土山二神,熙宁中敕封窑神是也,是不可祀。乃仍旧制,继增其像。夫制器,前民命密封作陶正口之。立地窑神庙推本而祀之,宜矣。二神之参列,颇未详意。先民创立有取尔口。然则古制未口口口口口口明德,其典祀不可缺。里人之于窑神也报赛口时焉,享有节,胼胝乎!诸神只所谓口口口口口口口口香者,岂口口之淫祀者比。口口自今其将昌得炽以永庇吾。里人陈宗口等十二人口口口之助与乡人输之功不可埋没,故勒石以昭水火之功。康熙五十七年崔峤撰文并书。

  • 崇祯十二年(明)岁在乙卯,余乡众陶人于所居之西南鄙创建窑神庙一间,栖圣像三尊于其中。获月鸠工,菊月竣事。勒碑铭功,问记于余。余素敬鬼神而远之者也,聆言不觉有感于衷而诰之。曰:昭王不祭赤乌、河宗,君子为知道。子产不祟实沉、台骀,晋侯以为博物。季氏旅泰山,文仲祀爰居,尼父以为非而不知。由是观之(有脱文),神可亵渎(有脱文),关孙二圣贤祠,西则有玉帝阁、大雄寺,中则有玄帝观、圣母殿。兹复创立窑神庙,何纷纷然越分矫口若是哉?
    众曰:在彼者是耶、非耶?我等不及知耶。但我等世世业陶,饮于斯,食于斯,冠婚口祭借于斯。言念及此,则窑神之惠我等诚无疆也!信如子言,而寝其祀,是饮芳泉而忘源,饭香黍而昧由,将何以报答深恩于万一哉!
    馀因口然口曰:淫祀纵无益也,善愿意可志也。第不知汝等所祀三像者何神?
    众曰:我等世世业陶。炎帝治火政宜祀,老君口丹炉宜祀,雷公范土为型宜祀,然则我等所祀者此三神而已。
    余曰:大众见亦泥哉!易曰:阴阳不测谓之神。孟子曰:圣而不可知谓之神。神犹水也,庙犹泉也。掘井及泉而以为水,在是则可而已为水。口在是则不可口,汝众祷三圣之口以有像祷,古今来一切掌火冶造之神以无象,善口不愈口乎!且吾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惟德繄物。如是,则神所凭依将在德矣!倘汝众建此庙初而畏之,久而狎之,匹夫匹妇,口死其魂魄犹能口依于人以为淫厉,况用物弘而口精灵之神明乎!果世世生生过庙而思敬,缘像以作福,庶于圣人神道设教之意不无少补,而余言显道神德可与佑神矣。
    陶人唯唯而退。
    余无能为文,因及其所叙之本末以刻石。

旅游资讯

名称:陈炉古镇

地址:陕西省铜川市东南15公里处

概述:

陈炉镇是北宋名窑耀州窑的直接承袭地,继承了它的生产工艺,创造了民间陶瓷产品的新天地,形成了包括周围立地坡,上店等村镇的又一庞大的瓷业基地,明代设镇,陶业发达,以“炉山不夜”美誉列古同官八景之一。尔后,烟火不绝,绵延至今。是国内和世界上难能一见的规模最大的古陶瓷窑场。在此可以看到明清以来原始的制陶场景。山中取料,手挖车推;泥池陈列,明亮如镜;手工作坯,转轮就制;马蹄窑烧成,几无改进。制陶场区瓷瓦堆积如山,满山遍野,俯拾皆是。展览馆藏品丰富充盈,收集了历代的陶瓷精品,集中展示。匠工居处,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红砖砌就,宽敞清洁;盆罐垒墙,瓷片铺路,古朴别致。镇区四堡高耸,遗迹犹存。地高气爽,更是夏日纳凉的好去处。

门票

免费

荣誉

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耀瓷烧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交通指南

交通指南:1.公交:从西安火车站旁的汽车站或城北客运站乘发往铜川长途车,在铜川转乘去陈炉古镇的中巴车。

2.自驾:陕西省铜川市东南15公里处

旅游时节

每年3-6月的春夏之交与9-10月的夏秋之交。

每年的春夏之交及夏秋之交是铜川气候最怡人的时间,届时阳光明媚、暖风送爽,外出游玩最为舒适。另外,每年春季,农历二月二当天,药王山及孙思邈故里会举办大型的庙会活动和纪念孙思邈的庆典活动。而寒冬时分,玉华宫可让游人体验滑雪的乐趣。

铜川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炙热,四季分明,雨热同期。